2017教育部规定
近日,从刚刚召开的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北京将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表示,2017年北京将大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切实改 进课堂教学,同时全面启动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回顾:在2017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是首个接受记者提问的部长。他就“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资源均衡”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陈宝生部长具体说了啥?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教育:
3句话4件事,重点指出传统文化国画、书法、戏曲要进入校园!
陈宝生部长谈传统文化教育3句话4件事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陈宝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 第一句话,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 第二句话,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 第三句话,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
陈宝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就是办4件事:
■ 第一件事是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涉及规律性的、有的是涉及方法论、有的是涉及技术层面、有的是涉及审美层面。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
■ 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都可以进。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 第三件事是加强研究和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的原则,加强研究阐释。同时学科建设要加强培养人才。
■ 最后一件事是推进国际传播。不仅要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各级学校要深化书法教育,社会各界应支持书法教育,共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
刘利民
之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各级学校要深化书法教育,社会各界应支持书法教育,共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了明确要求:
小学低年级初步感受汉字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家乡习俗、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
小学高年级熟练书写正楷字,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初中阶段要临摹名家书法,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
高中阶段要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
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状:整天用电脑,孩子写字差
“给孩子买电脑,是为了让他开阔眼界,没想到孩子迷上了电脑,就很少写字了。”刘女士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半年前迷上了电子产品,很快学会了发短信、玩各种游戏。自从有了电脑,学会了打字,儿子连交作文都用打印机打出来,别说练书法,就是正常的硬笔字也很少写。
一份社会抽样调查显示︰85%的中学生承认有人说过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说,在全班40多名学生中,专门练过书法的不超过5人
分析: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制约书法教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分析说,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较之其他艺术教育尚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的,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课停顿三十多年,书法教育‘断代’的影响已凸现出来。
特别是在今天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人们认为花费时间练字费时费力,使用电脑的时间远远多于执笔写字,提笔忘字已经是很多国人书写汉字时的常态。“赵长青说,专业书法教师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学书法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并且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变。
教师上讲台写字须达标
“今年新学期,书法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是一件大好事。”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实验中学潘永兴说,“书法进课堂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去完善,才能有效果。比如要通过书法,让学生发现结构之美、笔法之美,喜爱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
潘永兴建议,应在师范院校生的毕业成绩中加入对写字水平的考评,有助于从师资这一起点上去扭转学生写字水平整体下滑的困境。潘永兴还建议在教育部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书法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逐步提高教师书法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严格对教师写字水平的要求和评级。
对达不到最低标准的教师,应提供书写汉字的强化训练条件,制定具体要求和达标时限,逐步把“写字达标”作为教师上讲台的一个基本测评条件。
把书法课成绩纳入中高考考核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王林旭建议,应把“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的建议更改为规定。把开设书法课的规定从小学延续到初中的全部年级。把“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的建议更改为规定。在保证提供书法教育的同时,提高对学生语文作业中的铅笔和钢笔书法要求。
王林旭还建议把写字课的考核成绩纳入“小升初”、“初升高”和“高升大”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系统。“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过程中,运用考试的手段,把属于基础教育范畴的写字训练,提升到素质教育的层面予以重视。促使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共同关注写汉字的训练与提高。”
各地师范院校应增设书法专业
结合在中国书协多年的工作实践,赵长青建议,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呼吁党和国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书法事业,充分认识到书法艺术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抓好基础工程,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健康发展。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开展书法主题活动,建立书法书屋,为普及书法教育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赵长青说,尽快建立中国书法学院,加快培养书法教育的专业人才,不断输送中小学书法教师。2012年中国书协与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专门招收书法师资49名学员,已取得很好的反响。要在此基础上创建燕京书法学院;建议各地都要在师范学院里增设书法专业,扩大招生,以缓解燃眉之急。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开通书法教育远程(视频)网络,传播书法教育,创造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良好环境。
除此之外,还建议组织引领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担当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校外辅导员。特别是要动员中国书协会员组成志愿者队伍,经常不断地深入当地中小学进行志愿服务。
将书法课本列为国家教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地方已经将书法课程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了,但是怎麽提高书法课堂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是好事情,但是不要走形式,要真正引导学生喜欢上书法,所以,下一步我建议要将书法课本列为国家教材,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有针对性地训练。”
“以前,学校的老师基本都是书法高手。但现在,有电脑、有智能手机、有快捷输入法,老师上课都是幻灯片课件,写得少了,书写能力自然会下降。”言恭达建议,中小学书法要先培训教师,教师是书法课的关键,中小学校要保证有专业的书法老师,而不是由语文老师、美术老师替代,教师、教材和教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才能真正落实开展书法课。